《长安的荔枝》里
一颗荔枝穿越千里
承载着大唐的鲜活滋味
而在本溪的“荔枝道”上
太子河的碧波正孕育着另一场味觉传奇
——当河鲜、山珍与人文交织
一桌太河宴正从山水间缓缓端上餐桌
每一道菜都是对“鲜”的极致诠释
“太河宴”是因本溪市太子河而得名,太河宴即以本溪太子河之珍品为主料的名菜,是本溪著名烹调师张印、马俊清发明制作,由一组冷拼和八道热菜、一道汤、四道点心组成。太河宴运用辽菜的独特烹调技法,经蒸、扒、烧、㸆、炸、熘、炒、酿,把继承本地的传统菜肴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,使太河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其刀工精湛,烹技纯熟,造型美观大方。
展开剩余84%凉菜:太河风光冷拼——山野与河鲜的开胃序曲
先以六道凉菜唤醒味蕾
如同展开一幅太河风光画卷
凉拌猪嘴蘑:采自本溪山林的珍稀菌类,脆嫩如“山林之吻”,佐以蒜泥醋汁,开胃解腻;
东北山胡萝卜:野生山蔬切丝,搭配太河虾油,脆爽中带着自然回甘;
清炒刺嫩芽:早春头茬嫩芽,清炒保留山野本味,一口尝尽本溪的春天;
凉拌刺五加:药食同源的野菜,拌以麻酱,微苦回甘,养生又解腻;
水晶鱼鳞冻:取太河鲜鱼鱼鳞熬制,晶莹剔透如“河之凝露”,搭配辣根,鲜滑爽口;
干炸河虾:现捞太河小虾,裹薄粉炸至金黄,连壳带肉酥脆,鲜得掉眉毛。
热菜:太河四时鲜——山水共舞的味觉交响
热菜以河鲜为主角
融合山珍与创意
每一道都暗藏巧思
溪水鳌花
太子河野生鳌花鱼清蒸,淋上本溪县山核桃油,肉质细嫩如凝脂。
青松鱼条
以太子河鱼裹“松针脆壳”,外酥里嫩,咬开满是松木香。
三味细 鳞
细鳞鲑一鱼三吃(红烧、香煎、生滚),演绎冷水鱼的极致鲜美。
葫芦鱼饺
鱼茸为馅,葫芦瓜做皮,造型如“太河明珠”,鲜中带甜。
油焖土豆
本溪黑土地土豆,焖至绵密,搭配河虾酱,土味与鲜味碰撞。
奶香人参
鲜人参佐以本溪特产羊奶,滋补又奶香四溢。
金钱鱼腐
手打鱼腐炸至金黄,形如古钱,寓意“太河赐福”。
煎饼配奶酪欢喜岭圣女果
粗粮煎饼卷奶酪裹圣女果,酸甜奶香,解腻一绝。
太子游湖
以鱼骨熬制浓汤,加入河蚌、菱角,每人一盅,暖胃又暖心。
主食:山水间的烟火气——地道本溪味
压轴主食尽显本土风情
桲椤叶饼
糯米粉裹山野菜馅,以桲椤叶蒸制,清香扑鼻,一口回到童年。
饸饹面
荞麦饸饹浇上太河鱼汤,撒葱花、香菜,地道的北方暖胃主食。
当最后一口桲椤叶饼的清香在口中弥漫,一碗热乎的荞麦饸饹熨帖了脾胃,这场沿着“荔枝道”寻味太河的盛宴便悄然落幕。然而,味蕾的记忆却已深深烙印。太河宴,远不止是一桌菜的升级,它是本溪山水灵韵的浓缩,是匠人对“鲜”字千锤百炼的解读。每一道菜,都仿佛承载着太子河的波光、山林的清风与黑土地的厚实。在这里,无需快马加鞭,山水之鲜,自能跨越时空,直抵心间。下次,当您踏上本溪的土地,不妨循着这“荔枝道”的鲜香,赴一场太河之约,让舌尖真正读懂这座城市的灵魂。
发布于:北京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