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年的某一天,已经69岁高龄的杨勇老将军突然开始不停地咳嗽。家里人一看这情形,连忙火急火燎地把医生请到家里,给老将军好好瞧瞧。
结果,大夫在他肚子上摸了摸,猛地一惊,大喊起来:“哎呀,肝咋跑出来了呢!”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难道说,杨勇将军的肝真的“离家出走”了?
【身经百战的将军】
杨勇呢,他是在湖南浏阳那片热土上,一个穷得响叮当的农民家里呱呱坠地的。打小起,他就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,心里装着大梦想的孩子。
打小起,他就成了个小英雄,帮着革命的老前辈们跟地主的武装斗智斗勇。那会儿,他老是不顾个人安危,偷偷摸摸地给组织送信儿、传消息,跟个小信鸽似的。
领导瞧他年纪虽小,却机灵过人,便让他加入了少年兵团。尽管他踏上了革命的征途,但这时候的他,革命的火种还显得有些稚嫩。
让他铁了心要当红军战士的,说到底,还是那次和毛主席的邂逅。那次见面,就像一道光,照亮了他的路。
1927年,秋收起义没成功后,毛主席带着队伍回到了他的老家。巧的是,他们那会儿就安顿在了杨勇小朋友念书的里仁学堂里。
某天,他按捺不住好奇心,溜达到了营地边,悄悄蹭过去听毛主席给大伙儿训话。那会儿,主席正拿“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人”的事儿,打比方说明现在咱们和敌军的对峙情况,讲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。
他打趣道:“想象一下,国军就像个超级大的水缸,里头塞满了饱受折磨的老百姓。而我们呢,就像是那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子。”
尽管这场战役咱们没能赢,但只要咱们咬牙挺住,不放弃,早晚有一天,咱们这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儿,能把敌人那口大水缸给砸个稀巴烂,把受苦的乡亲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来!
此刻的领袖压根没想到,他这一番话,不光点燃了现场战士们的热情,还在不经意间,给一位将来会成为开国上将的英雄人物,心里悄悄种下了奋进的种子。
听完主席那振奋人心的演讲,杨勇心里那股子热血直往上涌。他突然间明白了,主席那可是真有两把刷子,智勇双全啊!
打从那天起,他就暗暗发誓,这辈子要跟定主席,一门心思为国家卖力到底。
杨勇一进军营,那打仗的本事就显露无遗了。上了战场,他简直是豁出去了,哪儿最凶险他就往哪儿冲。就算脑袋磕得鲜血直流,他也愣是不离开火线半步,非得战斗到底不可。
短短几年光景,他就给部队带来了数不清的惊人战功,职位也跟着噌噌往上涨。
1933那会儿,杨勇挑起了红三军团十四团政治处的大梁,当上了主任。
有那么一回,他带着队伍走到绚口地界,猛地和一支超厉害的敌军撞上了,两边二话不说,立马就掐起了架。
敌军火力异常猛烈,我军渐渐难以支撑。这时,杨勇挺身而出,一路狂奔到离敌人只有十几米开外的土墙旁,故意暴露自己,来吸引敌人的火力,好让战友们有机会突围出去。
对手一瞄准他,就立刻开火了,子弹嗖嗖地飞过来,密得跟蜂窝似的。说时迟那时快,一颗子弹嗖地一下打中了他的脑门,鲜红的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,把他的脸都给染红了。
团长赶紧安排人手想背着杨勇冲出包围,可杨勇硬是不肯挪窝,非得让战士们自个儿先撤。
就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时,敌人冷不丁扔来一枚手榴弹,“砰”的一声,把土墙炸得稀巴烂。可就在这土块满天飞的时候,旁边的大树竟“咔嚓”一下折成了两半,不偏不倚地把他给盖住了,就像是专门来保护他的大伞一样。
砖石四溅,纷纷扬扬地撞上了树枝,可杨勇呢,却像穿了隐形斗篷一样,一根汗毛都没少。说来也怪,离他最近的那几个敌军,不偏不倚,正好被飞来的砖石给“解决”了。
战事一了结,兄弟们个个夸他是“幸运之星”下凡。
杨勇这家伙,简直是走了“狗屎运”,每次都能逢凶化吉,从鬼门关前溜达一圈又回来。不管遇到多大的难关,他总能奇迹般地逃脱,就像被老天爷特别眷顾一样。
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】
1934年那会儿,红军在湘江河畔上演了一场震撼天地的大战。为了能让中央队伍顺利转移,咱们红军战士可是拼了命,足足有五万多英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。
杨勇啊,他就是那个在大部队过江时,默默站在后面保驾护航的英雄好汉。
那会儿,他跟着红四师十团,在河边硬抗着敌人的四十万大军。一开打,敌人的飞机大炮就像不要钱似的,一个接一个地往咱们这边狂轰滥炸。
敌人的攻击如狂风暴雨,我军很快便遭受了重创。指挥全局的团长沈述清,在那激烈的战场上,不幸被流弹击中,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
接着,咱们的师参谋长杜中美临时挑起了团长的大梁。可惜啊,他刚上任屁股还没坐热乎,两小时后就挨了枪子儿,不幸牺牲了。
紧要关头,杨勇毫不犹豫地抄起一挺机枪,一股脑儿地扎进了敌人的老巢。那一刻,他心中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。
一顿猛烈的火力倾泻后,他瞬间干掉了二十个敌人,但自己也挨了好几枪。
那时候,他疼得都快麻木了,可他还是死命搂着那挺机枪,硬撑着继续战斗。
最后,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,子弹终于打光,他也就这么昏了过去。那会儿,大家都以为他已经英勇就义了。还好,他的警卫员在战斗尘埃落定后,悄悄地溜回去找他了。
发现他还有一丝生机,警卫员二话不说,赶紧将他扛在肩上带了回来。
杨勇啊,他这种战斗经历可多了去了,不止一回两回的。
那次,他跟着彭大将军一块儿横渡赤水河,还参与了攻打土城的战斗。
关键时刻,他带着一群勇士猛地冲到离敌人只有五十步远的地方。一边奋勇杀敌,一边不幸被一颗子弹打中了右边的脸颊。他立马就倒下了,不省人事。
好在及时送到了医院,他被医生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。打那以后,他的右脸上就多了一块像小花似的疤痕。
在太行山的烽火岁月里,他和好几倍于己的日军玩起了“刀锋舞蹈”,结果腰部不幸挨了一刀,要害受伤,好在老天爷眷顾,他被及时救回了一条命。
在解放战场的烽火岁月里,他再次踏入了鲁西南、淮海那些惊心动魄的战场。多少次,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,命悬一线却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,仿佛老天爷总在关键时刻拉他一把。身上的伤痕,就像勋章一样,多得自己都数不清,记录着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瞬间。
不过幸运的是,他终究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创立,实现了早年的革命宏愿。这一路走来,也算是圆了他的梦。
老话说得好:“躲过一劫,好运连连。”大伙儿都觉得,杨勇大将军跟“阎王爷”斗了这么多回合,回回都能绝境逢生,那以后肯定是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了。
可谁能料到,他竟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,与我们挥手告别,离我们而去。
【最后的时光】
1981年那会儿,一向身体倍儿棒的杨勇将军,竟然不小心惹上了感冒。他开始觉得呼吸不畅,咳嗽声也是连连不断,让人挺意外的。
家里人都琢磨着,他可能就是吹了点风,受了点凉,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。可谁曾想,这小病小痛的,竟然一直缠着他,就是不见好转。
杨勇将军跟那高烧杠上了两天,最后家里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干脆一合计,直接把他“打包”送医院去了。
大夫给他做了个全身检查,结果在他的肺里发现了一个阴影,而且这家伙还打算往肝那儿溜达呢。大夫一看情况不妙,立马决定给他来了一场手术,火速处理掉这个隐患。
手术做得相当顺利,那片让人心惊的阴影彻底消失了。大家刚放下心来,没想到一年后,杨勇的病竟然又卷土重来了。这次可不得了,症状凶猛得多,那片阴影像贪婪的魔鬼,把他的肝脏整个都给吞噬了。
杨勇心里头其实已经隐约感觉到,自己的日子可能不多了。于是,他琢磨着不再继续治疗,打算把剩下的每一刻都扑在工作上。他琢磨着,还能再为国家出点啥力呢。
于是,他毅然决然地忽略了家人的劝阻,铁了心要回到工作岗位上。不光要亲自指挥军队的事务,他还硬是要插手总参的日常运作,一刻也不肯放松。
可能杨勇心里明白,自己的时间不多了,所以他连着好几天都泡在办公室里,白天忙着开会,晚上则忙着写报告。在那场至关重要的告别会上,他滔滔不绝地讲了整整俩小时。
这天,医院的王大夫上门拜访,来给他做了个身体检查。王大夫轻轻按了按他的肚子,突然间,他惊讶地大喊了一声:“哎呀,肝咋跑下面去了?”
说起来也怪,肝本该乖乖待在肚脐上方,可他偏偏在肚脐下面摸到个不小的硬块。王主任见状,脸色一沉,直言不讳地说:“杨首长,您这可得赶紧住院瞧瞧了,不能再拖了!”
结果,杨勇被“架”进了医院。医生们一通忙活检查,这才惊觉,他的病情已经糟糕透顶了。
主治大夫又急又怜地说:“您咋就不对自己的身体上点心呢?您这身子骨,可是国家的宝贝疙瘩呀!”
杨勇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说:“我这身子骨,我自己心里有数。该干的活儿我都干完了,没啥好后悔的啦!”
讲罢,他咧嘴一笑,打趣道:“想当年,敌人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,都没能让我跟马克思喝茶去,结果现在,我这条命却差点栽在这块不起眼的‘肝’手里了。”
瞧瞧这位躺在病榻上的老将军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模样,大伙儿看着,眼眶都不禁湿润了。岁月不饶人啊,想想他年轻时的那股子豪迈劲儿,再看看现在,真是让人心里头不是滋味。大伙儿的心情都挺沉重的,眼眶都红了一圈。
1983年1月6号,那位一辈子都在为国家默默付出的老将军,悄悄地告别了这个世界。
